活动资讯 艺展讲堂 返回

创艺节 | 行业内最优秀的思想盛宴 —设计驱动未来

发布时间:2017-12-13 来源:艺展中心 字体大小:TTT

由艺展中心、SIID深圳市室内建筑设计行业协会、深圳市极尚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设计驱动未来”讲座,在第十三届创意十二月之2017年艺展中心创艺节里火爆开讲了。本次论坛特邀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麟学、万达文化旅游创意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宁奇峰共同进行设计分享。通过三位老师的精彩分享,不仅让大家对设计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同时给在座朋友们带来设计的启迪与鼓舞,此论坛吸引了近百名设计爱好者慕名而来。

部分嘉宾合影

论坛现场

SIID会长、极尚集团创始人倪阳,作为本次讲座的学术主持,为现场观众介绍了到场来宾。

SIID会长、极尚集团创始人倪阳,作为本次讲座的学术主持,为现场观众介绍了到场来宾。

设计驱动未来

迈向共享设计的自由王国—李振宇

共享这个词在空间层面上,意味着人群对空间的组织、联合与使用。实际上一千年前,共享空间就有了。那时的中国私家园林不完全是私人的,当年就有公共功能,每年从清明节开始,私人园林会对公众开放。那么共享有哪些形式?

 第一是全民共享,任何人都可以去和使用的地方。

这是法国的国家图书馆,这个国家图书馆就是一个全民共享建筑的例子。那里有个大平台,所有的人都可以走到这个平台上,可以看到整个图书馆。所以虽然国家占了这块地,但把这块地的空间又还给了公众。

我们再来看,这是杨浦滨江。黄埔江两岸加起来有35公里长的地方原来是为各单位所用。当时在十年前,上海就有这样的一个想法,要把黄埔江两岸全部打通,要把它的空间全部还给公众,要让全体老百姓都能享受到,现在已经能够全部打通了。

第二种我们称之为让渡共享,就是本来这个权力是我的,我把这个权力让给大家。
纽约城市鼓励做口袋空间,私人公共空间,鼓励大家做口袋公园,如果你把自己的私人空间拿出来给大家,你会得到精神上的鼓励。这就是纽约53大街的口袋公园,是让渡出来的。在让渡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的设计创意可以体现,这个环境跟我们以前固有的类型完全不同。

我们再来看,这是深圳最打动我的建筑作品之一,深圳建科院大楼。通过了空中的平台,通过了遮阳设计,通过了保温体系等,绿色建筑的理念和技术在这里充分运用。它的半地下通道向全社会开放的,可以成为一个青少年教育基地,并且它在楼里还设了幼儿园,可以培养员工孩子,并且接纳少量的非员工子女。它还在半地下的这一层还做了一个展厅来做一些示范,比如怎么做屋顶的采光,怎么吸收雨水等等,这也是一种让渡共享。

我最喜欢的住宅项目就是这个“8字住宅”。它位于哥本哈根,整个大楼平面布局呈“8”字形,人们可骑车沿着露台花园从街道一直上到10楼的顶层公寓。严格来说,这是个私宅,私宅都是私家领地,但它每天早上9点到下午4点,这段时间可以随便进。它这个分享的方式和样子形式,都让我特别喜欢。

第三种分享就叫群共享,全民共享是所有人都能分一杯羹。

这是桢文彦设计的MIT的媒体实验室,它跟我们传统的实验室是不一样的。它一共四层,每一层有四个大块,但这些块体不是固定的,是以项目制来使用的。所以这些实验室本身是可拆装的,是可变的。这就是一种群共享在实验室中的体现。

还有就是是柏林的联建住宅。柏林的住宅形式很多,其中有一种就是大家联合建一个项目。如果按照自己的意愿,每个人做出的房子都不一样,你们在一块做了一个项目,这就是一个联建住宅。当然中国的联建住宅跟柏林联建住宅是不一样的,我们设想每个单元都一样的,柏林人做联建建筑,一定是每个人不有同的想法。
 所以从古至今,全民共享、让渡共享和群共享这三种方式还会长期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发展,它会推动我们从集中的供给到分散的供给。我们作为设计师,我们可以更多地考虑能不能在共享的理念下去设计出能够惠及更多人的东西。

 未来环境智能建筑—李麟学

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题目是《未来环境智能建筑》,其实核心词是建筑,因为我本身是做建筑设计的。Bruno Latour曾说:“我们生活在实验室之中”。实验室指的是当代社会,是不同思想与物质的集合与能量的会聚,实现了很多不同的边界的跨越,所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实验室里面。

这张图是60年代美国一位非常有名的建筑师BuckminsterPuller做的一个乌托邦设想,他用一个球体把纽约曼哈顿笼罩起来,然后这个琼楼是可以随温度的上升而变化的,当缝隙打开时,城市的风就可以流动起来。冬天就成了一个保温体,将整个城市保温起来。在那个时候,这是一个非常天才的设想。
 这个设想里涉及到几个关键点,第一点就是建筑或城市跟环境有什么关系?穹楼可以作为环境的媒介。第二点我觉得它实质上是智能互动的概念,冷热是可以调节的。所以我们从这样一个概念里面,可以得到非常多关于未来的启示。

这是我做的一个装置作品叫"微巨构",是在2014年深港双年展中做的模型。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怎么样通过这些细小物品的堆积来表现出庞大的建筑和城市,怎么去跟环境做微妙的互动。

接下来,我挑了几个案例给大家做个分享,在我的设计里面,是怎么来不断地进化这些想法的。第一个案例是一个游客中心,项目位于中国的北方,在山东的黄河边上,黄河的入海口,这个地方怎么让建筑与环境二者之间做一个很好的互动?

第一个想法是,能不能用当地湿地的泥土来建房子?最生态化的来做建筑就达到与环境进行了互动,也可以减少材料的运输。在北方,土坯建造的房子有很好的保温性能,能很好地应对北方的寒冷多风。所以我们当时做了很多实验与探索,例如泥土做成石块的形状。

这是房子完工时的照片,它周遭的环境不需要太多的修饰,因为湿地与建筑完全融为了一体。这个案例是建筑与环境互动的实践1.0版本,就是我们应该怎样就地取材做建筑,然后让建筑融于整个环境之中。然而2.0版本,就是当环境的风光热能已经无法再塑造这个建筑,跟环境变得越来越统一时,再去捕捉当地环境的能量。例如风的元素、光的元素、热能的元素怎么融合到建筑里面,也可以最大化去节约能源利用。

这是青岛海边的一个酒店项目,在做这个酒店的时候,我们就在考虑其形态分布,因为它是个大规模的酒店,要分成低中高层三个形态里面去建造。当时我们分析了环境里面的风光电这些看不见的要